秋日的微風輕拂,我踏入安江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與偉大成就的小鎮,開啟了一場別具意義的安江行。
安江農校雜交水稻紀念園,無疑是此次行程中一定要去的地方。清晨的陽光透過樹葉縫隙,灑落在安江農校的林蔭道上。這所充滿傳奇色彩的學校,完整保留著自1939年辦學以來不同時期的代表性建筑及各類教學科研設施。袁隆平院士曾在這里辛勤耕耘37年,開啟了“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的偉大探索。那片稻田,微風拂過時,稻穗輕輕搖曳,仿佛在低吟著袁隆平院士不畏艱難、潛心研究的傳奇故事。工作人員滿含深情且滿懷敬意地講述著,袁隆平院士歷經無數次失敗,始終如一地堅守著自己的信念,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對科學的執著追求,最終選育出世界上第一株雜交水稻,為全球數以億計的人口解決了溫飽問題。
離開雜交水稻博物館,我來到了同樣引人入勝的安江高廟遺址博物館。館內豐富的文物和考古發現令人嘆為觀止,高廟文化作為中國南方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文化代表,展現了稻作農業起源時期人類的智慧與創造力。這里出土了距今7800年的碳化稻谷粒,以及早期的鳳鳥、八角星、獸面獠牙等紋飾。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時空,親身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了解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目睹7800年前人類文明的絢麗瑰寶。
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安江鎮的大畬坪煥發出別樣的風情。璀璨的燈光照亮了整個街區,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其中,歡聲笑語此起彼伏。漫步在街道上,街邊的店鋪燈火通明,店主們熱情地忙碌著。廣場上,人們有的在歡快地跳舞,有的在悠閑地聊天,孩子們在盡情地奔跑嬉戲。此時此刻,安江人民的幸福與滿足之情溢于言表,這座小鎮仿佛變成了一個歡樂的海洋。
這座小鎮,既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又充滿現代活力氣息;既有袁隆平院士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又有勤勞善良人民傳承發展的稻作文化。相信安江未來將更加美好,繼續書寫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
來源:邊城晚報
作者:張鴻鵬
編輯:蔣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