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湖南洪江市召開2024年市委農村工作會議,表彰了17名2021-2022年度“鄉村之星”,江市鎮中心學校紅蓮小學教師馮美德被授予社會服務型“鄉村之星”。
馮美德,江市鎮中心學校紅蓮小學高級教師,19歲從教,扎根農村,守望田園,歷經40個春秋,始終堅守在教學一線,長期任教高年級數學,并擔任班主任。同時,擔任村小校長多年,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傾注全部心血,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教育事業。
愛崗敬業,堅守三尺講臺
1984年,高中畢業后的馮美德通過鄉試,成為民辦教師,40年來,他一直以“身正為范”為自律信條,兢兢業業,踏踏實實的工作在教學第一線,在平凡的崗位上做最基礎的教育工作。
“馮老師最讓我敬佩的就是幾十年如一日地愛生如子,在教育上從不計較得失。”江市鎮中心學校副校長張來富感慨。
農村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外出務工,他們便跟隨家中長輩一起生活。為了抓孩子們的學習成績,馮美德經常自己出題給學生印刷試卷,每學期還自掏腰包,到書店為每位學生購買試題卷進行復習。為激勵學生不斷進步,馮美德對作業書寫工整、上課認真聽講、懂文明禮貌、積極勞動的同學獎勵“小紅花”,并自己出錢購買獎品為學生兌換獎勵。
一到雙休日、寒暑假,馮美德的家里就擠滿了學生。一開始是他執教班級的孩子,周末遇到難題時,就跑到老師家中詢問。馮美德耐心地為孩子們答疑解惑,并輔導他們學習。一來二去,周邊的學生都喜歡去馮美德家中寫作業,甚至還有初中生。
馮老師到哪里任教,哪里的教學質量就逐年提升。
心系學生,奉獻無悔青春
任教以來,馮美德教師始終把關心、愛護學生作為他從事教育事業的初心,用心和行動善待每一位學生。
“我最感激的人就是馮老師。”現就讀于芙蓉中學長郡班的梁宇婷同學回憶,五年級的時候,自己患上腎病,母親也常年生病,家庭生活困難。“馮老師得知后,立刻拿出1千元鼓勵我積極看病治療,還利用休息時間為我補課。”梁宇婷感激地說,“后面兩年,馮老師每月都會資助我200-300元生活費,直到現在都還關心我,經常詢問我的生活學習情況。”
危宇涵是馮美德最放心不下的一個孩子。2019年,馮美德在紅蓮小學擔任校長一職,了解到自己班上學生危嘉坤的姐姐危宇涵患白血病需住院治療,而其父母常年在外務工,兩姐弟跟隨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得知情況后,馮美德在校園內發起了捐款活動,自己率先捐出500元,共募集3000余元用于危宇涵的病情救治。后來,危宇涵成功重返校園繼續學習,也從那時起,馮美德每年會去看望其2次,并堅持長期資助。
班上的學生覃某母親離世,父親在外務工,馮美德毫不猶豫將其接到自己家中照顧長達半年,直到學生父親回來;從前的學生危某的兒子脖子上長了腫瘤需要做手術,馮美德二話不說,親自登門看望,并先后資助了他一千余元。
馮老師很“摳”,至今住著農村的木房子,摩托車都沒有一輛,有空就自己去山里砍柴。馮老師也很“豪”,給學生買資料、買獎品從不手軟,看到孩子有困難更是毫不猶豫。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作為一名平凡的教師,馮美德沒有轟轟烈烈的先進事跡,也沒有催人淚下的感人故事,他憑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工作中的點點滴滴都讓人為之動容。馮美德用自己最質樸的初心,最溫暖的行動,踐行著對職業的熱愛,對學生的熱愛。
來源:學習強國
作者:劉蓉 肖欣汝
編輯:蔣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