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回家本來是休息度假的,沒想到還被天天拉著當臨時演員。”穿上鮮艷的侗族服飾,為游客奉上攔門酒、竹竿舞、蘆笙踩堂等傳統民俗表演,湖南懷化洪江市三里村返鄉青年楊博文的春節假期過得忙碌而歡快。
今年28歲的楊博文從湖南信息學院動漫專業畢業后,一直在長沙上班。這次回家過年,村里游客增多導致接待人手不足,他被拉進文藝表演隊,與游客共度熱鬧的傳統侗家年。
春節假期,“水上侗寨”三里村與游客共度熱鬧的傳統侗家年。 李林 攝
坐落于雪峰山下、清江湖畔的三里村,是托口電站建設整體移民村。當有著600多年侗族文化積淀的村落與得天獨厚的水上資源相遇,曾經交通薄弱的村子,如今成了人氣旺盛的“網紅村”,造就了“水上侗寨”美譽。
“今年春節,我們專門召集了本村年輕人回來參加民俗文化的排練。”三里村黨總支部書記唐永剛說,這既是給游客呈現侗家文化大餐,也讓久別家鄉的游子感受侗家人的生活變化。“年輕人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金鑰匙’。”
“進寨把歌先對來,千橋萬路任你走;喝下這杯五彩酒,不喝你就莫想走。”清江湖邊水上侗寨碼頭,響起悅耳動聽的蘆笙迎賓曲,排列有序的阿哥阿妹攔門迎賓,到訪貴客進寨前要和侗家阿妹對唱一曲,如果不會對歌,就得喝上特有的“五彩攔門酒”。
“沒想到村子發展得這么好,我們今年都不想再出去了。”故鄉的熱鬧與蛻變也讓楊博文萌生新的想法:讓臨時演員身份“轉正”,再與家人一起發展好四季水果采摘園。
水上侗寨依托山地資源發展以黃桃為主,楊梅、柰李為輔的水果產業,年均增收達5000萬元人民幣;村里改建后耳目一新的民宿、農家樂遍地開花……家鄉新貌孕育著新希望,讓青年游子對未來有了新憧憬。
“爸、媽,我決定不出去上班了,留下來與你們一起干。”對27歲的瞿寶林來說,這次返鄉過年最大的變化是,小木屋里之前住的是家人,現在是來來往往的游客。侗寨的瓦楞子里裊裊升向天空的炊煙以及煙波浩渺的清江湖,都成為游客快門下定格的優美畫面。
坐落于雪峰山下、清江湖畔的三里村有著“水上侗寨”的美譽。 張卓 攝
瞿寶林說,村里人從漁民“洗腳”上岸,把鄉村旅游業打造成生態休閑體驗式的觀光旅游產業,完善了花間游步道、涼亭、竹籬笆、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家鄉發展越來越好。“我媽現在都成為旅游界的達人了。”
“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40余萬元,較上年增長60%以上。”唐永剛說,清江湖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三里村是湘黔兩省戰略合作清水江旅游新通道和湖南省大湘西“古城商道”精品旅游路線上的節點,未來的三里村年年都會有熱鬧年。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付敬懿 李林
編輯:蔣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