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農耕文化沉淀萬年,但新時代最具湖湘特色、最具世界影響力的當屬雜交水稻文化。”談及文旅融合發展,省政協委員、洪江市委常委、副市長邱琳滿懷信心地說,正在建設的懷化安江農耕文化旅游區,地處雜交水稻發源地,將是湖南文旅融合創新發展,更好走向世界的新路徑。
邱琳說,袁隆平院士及其團隊從中國實際出發,對糧食安全問題作出了科學解答,從安江農校起步、歷經千辛萬苦所開創的“中國稻路”記錄,凝結了“讓天下人都有飽飯吃”的世界情懷,也彰顯了“一粒種子 改變世界”的創新偉力,還展現了“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的崇高追求,雜交水稻文旅融合發展的可塑性極強。
邱琳表示,依托安江農耕文化旅游區打造湖南農耕文化旅游名片的基礎良好、優勢明顯:320國道、滬昆高速和懷邵衡鐵路穿境而過,屬于懷化國際陸港的臨近片區、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此從事教學及雜交水稻研究長達37年;與安江農校隔沅水而相望的高廟遺址出土文物,將中華文明前推至距今7800年,讓安江享有“上下七千年、古今兩神農”的美譽。
邱琳建議,從省級層面支持雜交水稻發源地安江以安江農耕文化旅游區為依托,打造湖南農耕文化旅游名片,積極推動雜交水稻發源地博物館納入國家文化傳承“專精特新”項目;從整體上構建雜交水稻文化體系,推動湖湘農耕文化走向世界;依托湖南毛澤東和袁隆平兩位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物,推動安江、長沙、韶山旅游資源共享,助力雜交水稻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更好融通。(懷化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江 通訊員 禹榮信)
來源:懷化新聞網
編輯:唐藝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