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c8yie"></strike>
    <ul id="c8yie"></ul>
    當前位置:

    懷化日報丨一粒種子改變世界 “種業之都”呼之欲出

    來源:懷化日報 作者:肖軍 李夏濤 楊博媛 補秀梅 編輯:蔣良梅 2024-09-19 15:44:46

    種子.png

    【福地檔案】傳奇安江,世界人民的福地

    沅水奔騰不息,將上游帶來的泥土沉淀成一片沃野。坐落于此的洪江市安江鎮,孕育了絢麗多彩的農耕文明。

    7800多年前,一群勤勞的先民在安江形成聚落,漁獵、栽種水稻,創造了璀璨的高廟文化,讓安江成為世界稻作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與高廟遺址隔江相望的安江農校紀念園,“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在此躬耕田野37載,雜交水稻從這里走向世界,演繹了“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的傳奇。

    雜交水稻在懷化研發成功,中國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并遠播五大洲70多個國家,為促進全球糧食增產和解決發展中國家糧食短缺問題提供了中國方案、作出了中國貢獻。同時,也讓懷化成為世界人民的福地。

    【福地探訪】上下七千年 古今兩“神農”

    稻米之路,文明之光。

    初秋時節,走進洪江市安江鎮岔頭鄉巖里村,草木蔥蘢,綠意盎然,沅水舒展,緩緩流淌。

    沿著山路拾階而上,穿過一座石橋。石橋邊,古樹參天挺拔。古樹旁,安放著一塊石碑,碑上“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的大字赫然入目,塵封數千年的高廟遺址靜臥在此。

    據了解,從1991年開始,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對高廟遺址已進行了3次挖掘,出土各類遺存數萬件,被評為“2005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以該遺址命名的高廟文化,集中展示了距今7800年至6600年間中國史前文化的壯麗畫卷,綻放出中華文明的一縷曙光。

    安江農校紀念園內的雜交水稻發源地紀念館,從高廟遺址挖掘出的碳化稻谷粒照片與現代稻谷照片并列展示。黑白分明間,跨越了7400年時光。一粒粒小小的碳化稻谷,是稻米之路的起點,也是稻米之路上最初出現的文明之光。

    碳化稻谷粒只是高廟遺址的冰山一角。主持高廟遺址發掘的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室原主任、二級研究員賀剛介紹,出土遺物中有迄今年代最早的白陶制品,大量的水陸生動物遺骸和各類人工物品,也反映了高廟文化先民對天文、歷法、美術構圖等認知,堪稱中國史前人類的藝術經典和思想寶庫。

    “高廟文化在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賀剛認為,高廟文化先民的諸多初創與發明構成了中華文明起源的核心元素。以沅水流域為中心的高廟文化分布區,與中華文明的起源息息相關。

    在安江農校紀念園入口,一塊書寫著“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紅色大字的稻谷形狀石頭高高聳立。排排冬青立于道路兩側,蒼翠挺拔,像衛士般守護稻田升騰的夢想。

    “往東數第三塊田,64年前,袁隆平老師在這里發現一株‘鶴立雞群’的稻谷,從此開啟了雜交水稻的漫漫求索路。”安江農校紀念園管理中心主任謝軍介紹。

    循聲望去,只見冬青后一片1.3公頃的試驗稻田被分成若干片,金黃色的稻浪翻騰。田壟邊,習近平總書記叮囑的“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話語格外醒目。不遠處,袁隆平所書紅底黃字“愿天下人都有飽飯吃”的宏愿,在陽光下閃著金光。

    徜徉在安江農校紀念園內的袁隆平舊居、老校舍、科研樓、試驗田,觀看雜交水稻紀念館內陳列的一幅幅歷史圖片、一件件文獻資料,深切感受到袁隆平維系國家糧食安全的赤誠初心。

    1953年,從西南農學院畢業,本可選擇在大城市工作的袁隆平,毅然來到大山深處的安江農校。從此,與水稻結下不解之緣。

    科研的道路從來不平坦。

    在紀念園一角的田邊樹上,掛著寫有“禾苗被毀事件發生地”的牌子,告訴人們這里曾發生過令人痛心的往事。

    1968年春夏之交,袁隆平帶著學生,滿懷希望將多年研究的試驗苗種下去。第二天,袁隆平來到試驗田查看,發現田里一片狼藉,秧苗全部被毀。多年心血毀于一旦,袁隆平痛心疾首。

    然而,袁隆平沒有灰心,仍然奮戰在希望的田野,追逐雜交水稻成功的夢想。

    在安江農校30多年艱難的科研歲月里,袁隆平挑戰傳統遺傳學理論權威,撰寫了世界上雜交水稻領域的第一篇科研論文,推動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國家。1981年,袁隆平牽頭研究的“秈型雜交水稻”項目,獲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特等發明獎。

    “為稻種追尋著溫度與陽光,就像候鳥追尋著太陽的方向。”春華秋實,四季更迭,袁隆平一粒種子的夢想從安江生根發芽,拔節生長,填滿天下糧倉。風吹稻浪時,四海俱歡顏。

    【福地新貌】打造農耕文化品牌,建設“國際種業之都”

    進入9月,洪江市鐵山鄉蘇寶頂村白水洞景區稻穗飄香,在陽光下耀出一片金黃。寧靜的民居散落其間,當地村民正在用傳統方式打谷。豐收的美麗畫卷,引來游客駐足觀賞。

    金秋時節,行走在五溪大地廣袤的田野,處處“豐景”如畫。各地游客紛至沓來觀賞稻田美景、品嘗農特產品,掀起農耕文化旅游熱潮。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把我國農耕文明優秀遺產和現代文明要素結合起來,賦予新的時代內涵,讓我國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在新時代展現其魅力和風采。

    作為中國南方農耕文明重要發祥地的懷化,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充分發揮“雜交水稻發源地”這個世界唯一品牌的核心引領作用,奮力建設“安江農耕文化旅游區——洪江古商城——黔陽古城”旅游“金三角”。

    “旅游‘金三角’最核心、最獨特的資源是農耕文化,安江農耕文化旅游區是我們打造湖南農耕文化旅游名片的首要標志性工程。”懷化市委常委、洪江市委書記鄭小胡說。

    行走在安江農耕文化旅游區,如同聆聽一曲動人的田野牧歌。雜交水稻發源地博物館、高廟遺址博物館、天工開物研學生活營等一個個全新的旅游景點驚艷亮相,迎接即將在安江舉行的“世界稻都·情醉懷化”為主題的懷化市第三屆旅發大會。

    走進新建成的懷化國家農業科技園總部大樓,這個項目占地3.28公頃,擁有種業成果展示、種業企業研發、種業科技培訓等多功能區域,是懷化打造“國際種業之都”的重點項目之一。

    懷化素有“物種變異的天堂”美譽,為世界雜交水稻的發源地、全國三大雜交水稻制種基地之一。攥緊中國種子,懷化如何再建新功?

    堅決扛起世界雜交水稻發源地的責任擔當,奮力打造“國際種業之都”。

    2023年7月,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大湘西區域中心正式落戶懷化,懷化職業技術學院還被授牌為“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安江研究基地”,為推動懷化種業科技創新按下了“加速鍵”。

    打造“國際種業之都”,研發是關鍵。

    目前,懷化擁有懷化國家農業科技園、國家雜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懷化分中心等制種育種平臺15個,其中國家級5個、省級6個。

    好種子走出實驗室,扎根田間。

    秋日清晨,在中方縣火馬塘村,湖南奧譜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國家雜交水稻創新育種基地,公司董事長張振華正在觀察水稻長勢,做科研分析。

    作為袁隆平院士曾經的弟子和助手的張振華,創辦的公司集科研、繁芽、生產、加工、推廣、咨詢服務于一體,在全國種業60強中排第30位。

    育更多中國種,產更多中國糧。

    懷化在種業“卡脖子”問題上敢啃硬骨頭,創造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推動湖南奧譜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在種業科研創新中發揮主力軍作用,聯合懷化職院、懷化農科院等科研單位實施重大品種研發聯合攻關。

    近年來,懷化重點圍繞雜交水稻優質高抗、多年生、特色功能等進行攻關,培育“粘S”“裕懷S”等新興不育系材料3萬余份、新組合1100余個。全市通過國家審定農作物品種48個,通過省級審定的農作物品種97個。

    良種一粒重千鈞。懷化育出一大批高產優質、綠色抗逆、專用特用的“種子選手”,為糧食產能提升擦亮種業“芯片”。

    “變化的是校名,不變的是守護國家糧食安全的赤誠初心。”懷化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胡揚帆說,安江農校與懷化機電學校合并,升格組建懷化職業技術學院后,傳承種子精神,強化種業創新,共獲得各類科研成果46項,其中國家級獎8項。

    打造國際種業之都,懷化堅持“一主多元”,即堅持以雜交水稻制種為主,中藥材、水果、畜禽水產、林木等種業多元并舉。如今,懷化市常年雜交水稻制種面積超過0.9萬公頃,制種面積和產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國的十分之一,在省內排名第一。全市登記在冊的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果蔬牧草等種質資源828種。中藥材資源達2340種,數量居全國第二位。

    金秋,老撾占巴塞省東孔島亞鉀國際三季稻試驗田,來自中國的雜交水稻穗粒飽滿,正開鐮收割。

    2023年,懷化天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懷化市農林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亞鉀國際投資(廣州)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在老撾推廣雜交水稻項目。東孔島是該項目的第一站,計劃5年內,3家公司在老撾各省推廣種植雜交水稻1萬公頃。

    2021年,隨著懷化國際陸港開工建設,懷化天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開展“闖海”行動。一方面,從緬甸、巴基斯坦進口碎白米,運回國內進行深加工,再出口東盟國家。另一方面,組織團隊前往老撾,推廣雜交水稻種植。

    懷化實施國際交流深化拓展行動,推動本土種業企業、科研院所拓展國際市場,加強與東盟國家種業合作。

    開放合作稻為媒。去年6月,懷化市委書記許忠建率懷化經貿代表團赴老撾、柬埔寨、緬甸等國,就水稻育種、大米進出口等交流洽談,簽署項目合作協議12個。

    今年6月,馬來西亞優興隆集團來懷化考察,與湖南奧譜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懷化市農林集團達成雜交水稻種植及全產業鏈合作意向。

    “公司將在老撾擴種1萬畝雜交水稻優質新品種。”張振華介紹,已著手在東南亞國家建立優質糧食生產基地,依托中老班列將糧食運回,爭取5年內在老撾發展1.3萬公頃優質稻種植基地。

    稻作傳萬年,稻香飄海外,懷化跨山越海的“稻”路走進了東盟、正在向非洲延伸。

    懷化市政府與馬拉維共和國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建立長期合作交流機制,共同建立農業產業合作示范園。

    每一粒種子的成長,都飽含著時代的力量;每一聲激昂的汽笛,都奏響了開放的樂章。可以相信,未來的懷化,不僅能誕生更多好種子,且每一粒種子內將牢牢嵌入一顆“中國芯”。

    來源:懷化日報

    作者:肖軍 李夏濤 楊博媛 補秀梅

    編輯:蔣良梅

    閱讀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聞網首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 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 出包王女第四季op| 要灬要灬再深点受不了好舒服| 国产高清在线看|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不卡| 日韩欧美国产电影|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国产嫩草在线观看| 91福利视频免费|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丰满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日韩精品黄肉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 男人靠女人免费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变态视频网址网站| 3d成人免费动漫在线观看| 大学生日嘛批1|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日本不卡高清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欧美猛交xxxx免费看| 公侵犯玩弄漂亮人妻优|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国产小呦泬泬99精品| 888米奇四色极速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www日本免费网站|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欧美另类杂交a|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男女下面一进一出免费无遮挡| 国产一区二区三精品久久久无广告| 青青视频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