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繁星閃爍;煙火人間,萬家燈火。在安江農耕文化旅游區的1953記憶街區里,現代科技與歷史文化完美交融,碰撞出了光彩奪目、璀璨迷人的燈光夜景圖。
高空俯瞰,在柔和的燈光映襯下,整條街區猶如一條巨龍盤踞在安江農校紀念園與雜交水稻發源地博物館和黔陽專署舊址之間,周邊萬家燈火,好似繁星點點,給整條街區增添了一絲浪漫與唯美。
行走在記憶街區里,那古樸的建筑裝修在燈光的映襯下,仿佛將人的記憶也拉回到了昔日繁花似錦、游人如織的那個年代。在大畬坪社區居住了四十多年居民向連英和楊遠柏由衷地感慨道,現在的環境搞好了,綠化美了,燈光亮了,人越來越多了,生意也越來越好做了。
“以前那個塑料廠,很多學校全部都在這里。中間這幾年,學校全部搬走了。現在的變化都在這里擺著,看得到。生意肯定要好一些,這里的環境變美了,相比以前各方面都要好很多。”安江鎮大畬坪居民向連英感慨道。
“現在道路、環境、綠化都搞好了,旅游也搞起來了。到晚上人都到這里來了,主要是看大畬坪這里的環境。”安江鎮大畬坪居民楊遠柏臉上堆滿了笑容,內心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收入比以前高了一倍多,往年一個月能有兩三千塊錢就算是可以了,現在一個月有五六千塊錢。”
人間煙火氣,最扶凡人心。近年來,夜經濟和夜消費逐漸成為文旅發展的“新時尚”和“新風口”。洪江市積極承辦第三屆懷化市旅游發展大會,深入探索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在著力打造夜經濟、夜消費和夜文化上不斷花心思、下功夫,將安江農校紀念園、白陶嶺創意街區與1953記憶街區串聯成珠,構建出一條傳承袁隆平種子精神,感受“上下七千年 古今兩神農”白陶藝術與20世紀五十年代工業經濟輝煌歷史夜景新線路,形成一條歷史文化旅游生活街區,也為沿線多業態商業發展匯聚了人氣和財氣。
審核:邱曦 終審:蔣耀南
來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鄭春艷 梁孝亮
編輯:唐藝芬
本文為洪江市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ontacsealstone.com/content/646842/66/1420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