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在洪江市安江鎮重點項目雜交水稻發源地博物館施工建設現場,塔吊、挖掘機、長臂水泥澆灌機等大型機械設備運轉有序,渣土車、混泥土運輸車來回穿梭,百余名工人正忙碌著綁扎筏板基礎鋼筋、澆筑筏板混泥土、測量放線等工作,工人們搶工期、爭節點、趕進度,全力以赴推進文旅重點項目建設。
“我們目前正在做東區和西區的筏板基礎和澆筑混泥土工作,預計2024年1月底完成正負零層,整個項目預計4月30號完成主體施工,7月30號全部竣工驗收。”據雜交水稻發源地博物館項目現場生產部負責人郭興旺介紹。
雜交水稻發源地博物館項目是洪江市承辦2024年第三屆懷化市旅游發展大會的重點項目之一。該項目總占地面積86.4畝,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主體建筑按“喜看稻菽千重浪,而今禾下好乘涼”理念來設計,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禾下乘涼夢”的美好夢想與建筑空間形態相結合,自然彎曲的屋頂猶如彎曲的稻穗,旅客在屋頂下體悟“禾下乘涼夢”,是集農耕文化展示、大型會議接待、影視演藝、群眾文娛等功能于一體的特色觀光型博物館。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整合安江農校、黔陽行署舊址、高廟文化等優質旅游資源,以點帶面,推動洪江市全域旅游向縱深發展。
在安江鎮天工開物研學營項目現場,記者看到,幾棟原有建筑外立面及內部裝修已改造完成。目前,該項目正在進行研學公寓樓主體建設工作,數十名工人正搶抓晴好天氣砌磚、和水泥、扎鋼筋,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據了解,天工開物研學營項目,是將原安江五中保留建筑改造成研學教學樓、餐飲配送中心,同時新建研學公寓和研學營大門,總建筑面積9033.24平方米,項目建成后可容納1000余人進行綜合實踐及研學活動。
“我們立足安江現有優質存量資產,整合黔陽五中、文武學校、安江塑料廠等存量資產,通過資產購置加改擴建的方式,啟動建設世界雜交水稻發源地博物館、高廟遺址博物館等標志性工程,目前我們已經建成并運營了安江農校游客服務中心、高廟文化利用保護中心。”鐔城山水文化旅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向瑞表示,未來,安江大畬坪將建成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農耕文化旅游體驗區,著力向世界遞上“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的城市形象名片。
為有效推進項目建設,加強項目進度管理,洪江市精確部署,高位統籌,抽調精干力量,成立安江農耕文化旅游區建設指揮部,推行“市領導駐點辦公”模式,建立“日調度、周專報”工作機制,常態化、制度化推動全域重點項目建設工作。
今年以來,洪江市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建設懷化旅游“金三角”作為盤活國有“三資”、推動文旅融合主導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依托安江農校、高廟遺址、黔陽行署舊址等旅游資源,緊緊圍繞懷化市委、市政府建設安江農耕文化旅游區、懷化旅游“金三角”,打造“湖南農耕文化名片”的全新戰略部署,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辦會興城”的關鍵支撐,確定雜交水稻發源地博物館、大畬坪片區梳理式改造、中國·安江柑橘集散交易中心、安江鎮天工開物研學營、安塑老廠房民宿、安江農耕文化旅游區游客集散中心等54個項目為安江農耕文化旅游區重點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16.81億元,項目建設為洪江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提供強有力支撐。
審核:邱曦 終審:蔣耀南
來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鄭春艷 梁孝亮
編輯:唐藝芬
本文為洪江市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ontacsealstone.com/content/646756/66/13381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