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居一隅的小山村里,有一個“一字千金”的故事。近日,記者在洪江市黔城鎮長坡村采訪,有幸參觀了清代書法家王繼賢故居。
“妙畫鴻戲秋江水,佳句風行曉苑花”,長坡村村支部書記張文介紹,門樓的這副對聯為王繼賢所書,原版石刻存在黔城芙蓉樓。
據史料記載,王繼賢,字翰城,幼聰慧,12歲應童子試,曾兩度入長沙岳麓書院受業,由稟貢生赴京都入國子監。受工部侍郎何凌漢的器重,延至其家授業子孫。不久以便補導援列入任中書科中書,前后達16年。道光二十三年(1841),任山西省汾州府永寧州知州。
王繼賢生平工書法,在京城一帶享有盛名,高麗國(今朝鮮)多次遣派使臣前來購求,為其書寫“繼美凌煙”四個大字,譽滿鄰國,因此獲贈四千兩銀子,遂有“一字千金”的美譽。王繼賢用獎賞的銀子為家鄉鋪設了溪口至坡頂5華里的青石板道路和一座便民橋。
據了解,在永寧州存有他臨寫的《黃庭經》《蘭亭序》《九成宮》《千字文》等石刻,州人把它嵌入關圣廟的墻壁。又自撰《石室文書法》《愛書僧記》《聽月泉記》《詩竹雜刻》等。他的手書珍藏于上海博物館、湖南博物館。
近年來,飽經歷史風霜的王繼賢故居得到修繕,成為一個文旅打卡點,游客大都被他重視教育、樂善好施、一心為民的情懷所感動和激勵。
來源:邊城晚報
作者:李青青
編輯:蔣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