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市人民醫院有一群可親可敬的人,面對新冠患者急速增加就診救治的高峰,這群人用行動詮釋救死扶傷的初心與使命,用堅守構成醫療救治的生命防線,全心全意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迎難而上,繼續堅守在一線崗位
“丹丹,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首先祝你新婚快樂!然后再有一個不情之請,你明天是否能再上一個班?”1月11日早上,洪江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護士長胡美松一面忙碌巡視著病房,一邊打著電話給馮丹丹。此刻的馮丹丹正在新婚接親的車上,不假思索立即答應了護士長的請求,毅然決然決定提前返崗,義無反顧又一次沖鋒到救治患者的行列中。就在1月10日新婚大夜前夕,馮丹丹忙碌的身影還在科室的走廊上穿梭著,在治療室一排排密密麻麻的鹽水瓶里認真仔細地查看著,在夜深人靜的走道上,寒冷、疼痛、咳嗽、高熱、嘔吐等各種病癥聲穿墻而過。此時的她,壓根已經忘記明天是自己接親的日子,她滿腦的思維全是病房中的54位患者。馮丹丹經常對護士長說的幾句話就是:“近期,前來就診住院的患者急速增加,危重患者也增加不少,科室所有醫護人員忙碌的工作常態——白班、晚班、夜班三班連軸轉已經是習以為常,更何況自己現在還年輕,暫時還沒有孩子,行動起來更方便些。”樸素簡單的話語讓護士長聽著心疼。心血管內科醫護人員在科主任石翠蘭的帶領下,他們用責任詮釋著初心與使命,用行動堅守自己的崗位,用關愛去呵護著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安全與健康。
堅持就是勝利,我可以的
“不,我能,我可以的,我還能夠堅持,因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是洪江市人民醫院神經內外科醫師賀錦對代理科主任覃一航說的最多一句話。從1月7日開始,賀錦不顧自身疼痛、高熱、咳嗽、頭疼欲裂的病體,還日夜堅守在一線崗位上,他每天查看完病房、開好醫囑后,一個人默默地在病床上打完點滴,等緩過勁后,爬起來又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上,此刻,他的肩上扛著守護患者的責任,心中承載著讓患者早日康復的使命,因為病床上還躺著他的18位管床患者。談起自己的母親、妻子、孩子,賀錦說:“作為母親的兒子,我沒有盡到做兒子的孝道,去分擔家中瑣事,作為妻子的丈夫,我沒有機會去體貼和幫助到她的更多事物上,作為自己孩子的爸爸,我更感覺到了內疚之心,沒有盡到爸爸的責任,這段時間措不及防,急增許多工作量,自己和妻子幾乎沒什么時間去照顧幼小的孩子,是一個很不稱職的爸爸,只是辛苦自己的母親照顧了?!?/p>
神經內外科全體醫護人員在代理主任覃一航帶領下,在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后,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每天接診量日益增多,和其他科室一樣日日滿員,在這場戰“疫”中,他們不分晝夜、爭分奪秒堅守在一線崗位上,奮力與死神賽跑,他們以信念堅持,用大愛堅守,攜手度過最艱難的時刻......
“前沿陣地”上,出現一位最美的身影
“爺爺,不著急,不著急啊,您老人家小心些,我扶您過去稱一下體重吧?!痹诤榻腥嗣襻t院內三科的走廊上,護士馬依琳懷著8個月的身孕正在接診一位85歲的新來的患者,患者顫抖著身體想自己走過去稱一下體重,馬依琳看見了,立即上前扶著他前去。馬依琳是內三科一名普通護士,在面對科內連日來成倍增長的救治患者時,護士長羅其香考慮到馬依琳很快又要當媽媽了,看她每天拖著很沉的身子,實在也不太適合去病房上責任班了,讓她上點相對輕松些的坐班,馬依琳說:“護士長,不用考慮我的感受,我可以上點責任班及接診工作,多走動走動我不怕?!倍嘧邉?,對于年輕的護士是沒什么問題,但馬依琳懷著8個月的身孕,一天隨隨便便的走動幾乎近兩萬步,十幾公里的概念,每天打針換水,來來回回管著18位患者,讓她每天下班后腳都腫脹起來,但她從沒有喊苦喊累,這就是責任班。一個人回家后依舊細心照顧著家中才2歲的女兒。如果看見疲憊的丈夫很晚下班,她沒有告訴丈夫自己腳腫了,腰很酸了,帶2歲的女兒很累了,她還笑瞇瞇地問候起丈夫辛苦辛苦,因為她不想讓普外科工作的丈夫分心,她知道,普外科工作量也很大,不比她少。她就像不知疲憊的鐵人,全力以赴的守護著患者生命健康,守護著自己溫暖的家。
內三科全體醫護人員在易余華主任帶領下,始終堅守一線“前沿陣地”,用最大的責任去呵護每一位患者,堅持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駕護航。
審核:邱曦 終審:蔣耀南
來源:市人民醫院
作者:黃曙光(通訊員)
編輯:唐藝芬
本文為洪江市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ontacsealstone.com/content/646745/50/12236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