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名片】
黔陽古城位于沅水上游的洪江市,國家4A級景區,三面環水,素有“滇黔門戶”之稱。這片約0.85平方公里的古城,最早建于2200多年前,現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跡有40多處。2013年,黔陽古建筑群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黔陽古城北正街 圖片1來源:李林 攝
黔陽古城按方位分為北正街、南正街、西正街、東正街。其中,北正街南起城中三角店,與南正街、東正街交界,北至北門遺址。北正街現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跡有芙蓉樓、節孝祠、文廟等10余處。
【老街行走】
初夏,徜徉在黔陽古城北正街青石鋪就的街道上,映入眼簾的是悠然的游客和閑適的老人。
在北正街,時光是慢的,就連街上的一只貓也在享受著慢生活。它把抓到的老鼠,像戰利品一樣放在青石板上左右端詳,不時叼起“炫耀”一番。黔陽古城旅游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黔陽民間藝人陳志明蹲下身子,用手機拍下這有趣一幕。“你看,我們古城最大的特色就是‘慢’。”他起身對記者說,如果你靜不下
圖片2來源:湖南探店
這里的古建筑,在傳承
黔陽古城歷史悠久,早在西漢初年,便在這里設立鐔城縣,唐代易名龍標縣,宋代稱為黔陽縣。
古城留下不少文人墨客的佳話。北門遺址一側,沅水之畔的芙蓉樓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唐天寶七年(公元748年),唐代詩人王昌齡被貶為龍標縣尉,曾在此留下“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等名句。
當地人說,游黔陽古城,不可不去芙蓉樓。
要進芙蓉樓,先要穿過一旁的“龍標勝跡門”。古時候,來往商船至此門,客人便知黔陽縣城到了。
行至芙蓉樓二樓,踩在木板上“吱吱”作響。眼前,擺放著7張椅子。樓外,鳥語花香,楊柳依依。扶欄遠眺,青山綠水,好不愜意。
這里,曾是王昌齡宴請賓客、吟詩作賦的地方。
“慢文化,在這里生根發芽,生長了1000多年。這在王昌齡的詩句中,也找得到痕跡。”芙蓉樓景區講解員王悄說,王昌齡被貶到龍標時,曾作《龍標夜宴》:“沅溪夏晚足涼風,春酒相攜就竹叢。莫道弦歌愁遠謫,青山明月不曾空。”雖然被貶至龍標,但王昌齡心態不錯,很享受這里安逸的生活。
圖片3來源:湖南探店
出芙蓉樓,從北門遺址拾級而上,不一會兒便來到了雷山別墅。記者輕輕敲門,住在里面的洪江市民邱云貴熱情相迎。
雷山別墅建于清代,門楣窗花雕刻精致,地面鋪滿青石板,四周有封火墻。
“這里過去是文人雅士聚會的地方。”黔陽古城旅游文化研究會秘書長謝永仲介紹,高高的封火墻,是黔陽古城古建筑的一大特色。
“這棟公租房,住起來冬暖夏涼,蠻舒服。我外公外婆從1949年就開始住這里了。”邱云貴說,一家人習慣了古城的慢節奏,早已愛上這斑駁的老街。
圖片4來源:湖南探店
在北正街城防巷,75歲的原住民李福財在和鄰居下象棋,全然不顧來往行人。記者上前搭訕,他邊下棋邊慢慢答話:“我在這里住了50年了,圖個安靜。”
這里的原住民,在享受慢生活
黔陽古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也是一座“活著”的古城。如今,古城內有4000多人居住,原住民占九成。與一些古城的喧囂熱鬧相比,這里頗為安靜。
漫步北正街,煙火氣撲面而來。如果你聽到悠揚的薩克斯聲,那一定是陳志明老人在吹奏。
陳志明自小生活在古城,退休后致力于研究推廣古城“慢文化”。
北正街有一棟古建筑叫“節孝祠”,始建于1723年。
陳志明喜歡“玩”,根藝、古跡、繪畫、音樂,無一不愛。“我喜歡收藏,很多老物件,弄到手就不想賣了。”2005年,他收藏的物件在家里放不下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于是他萌生了開一家民間博物館的想法,隨后相中了節孝祠。
在有關部門支持下,陳志明對幾近荒廢的節孝祠“修舊如舊”。2006年,修繕后的節孝祠對外開放,既挽救了一個古建筑,又解決了自己藏品的陳列問題。
進入節孝祠,中堂門楣上懸掛著“為婦女勸”牌匾。“‘勸’,在這里是楷模、表率的意思。”陳志明帶著記者步入正廳,介紹節孝文化。
節孝祠旁的左、右廳,展示的是陳志明收藏的根藝作品。眼前一個根藝作品,是一個人形樹根,緊貼一塊大石頭,一只腿為跪狀,一只手伸向背后像是在抓東西。
“我在解說的時候,喜歡請游客來給作品命名,不要限制大家的想象嘛。”陳志明樂呵呵地邀請記者給作品取名。
記者隨口說,就叫“愚公移山”。陳志明一聽,大呼“妙”。
記者問他每年收益如何,陳志明呵呵一笑:“哪有錢賺哦,主要是興趣愛好,交個朋友。”
圖片5來源:湖南探店
北正街上,享受慢生活的還有70歲的封漠湘。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和老友在自己開的“怡墨軒”店前扯談。
封漠湘也是原住民,有退休工資,開個店子,他說完全是為了消遣。
“我還是鐘愛古城這種慢生活哩。”封漠湘說,北正街清凈,連熱鬧的菜市場都沒有。
封漠湘的愛好是書畫,“怡墨軒”平時賣些紙墨,接點書畫裝裱業務。
店里擺放著他創作的字畫。街坊、游客相中了,問:“多少錢?”
他樂呵一笑:“隨便給個
這里的創客們,在“出售”慢時光
在黔陽古城,不少民宿通過“出售”慢時光,治愈游客的“都市病”。
北正街的“黔陽薈客廳”是其中一家,老板叫謝岱曦。記者到來時,他剛忙里忙外接待了一批客人。
“黔陽薈客廳”原本是當地一座有700多年歷史的老祠堂,1976年被改建為電影院。
謝岱曦是長沙人,外公是洪江人。兒時寒暑假,他時常隨外公在這家電影院看戲和耍鬧。
2016年,謝岱曦已是上海一家公司的高管。這年,他回黔陽古城養病,踩著熟悉的石板路,發現這里已
“當時我想,這么好的宅子,不做民宿可惜了。”謝岱曦說,第二年,他租下了這座老宅。
秉承“向史而新”的原則,謝岱曦保留了老電影院的禮堂、舞臺等原有公共空間,同時融入玻璃幕墻等現代元素。
如今,客人來到這里,可以欣賞親子小劇場演出,還有音樂會。今年“五一”假期,“黔陽薈客廳”為游客精心準備了小丑喜劇《賣貨郎》,引來很多小朋友和家長觀看。
“感覺很開心。”游客曉浩說。
“我們希望讓客人的靈魂追上身體,腳步放慢。”謝岱曦說,在這里,客人可以磨豆腐、打糍粑。到了夏天,他還帶客人去溪邊抓魚。
圖片6來源:湖南探店
走出“黔陽薈客廳”,不遠處的育嬰巷有一家民宿“芙蓉雅軒”。80后老板娘邱瓊,土生土長的古城人,自稱在這里的日子過得“優哉游哉”。
走進“芙蓉雅軒”,映入眼簾的是開得正艷的
這些房子,原本是給老人養老用的,前些年閑置了。邱瓊和家人一合計,古城在發展旅游,何不把房子改造成民宿?
“客人來到這里,就像回到了自己家一樣,可以睡到自然醒。”邱瓊說。
洪江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21年,黔陽古城接待游客77.5萬人次。他們中,大部分是來古城體驗慢時光的。
小貼士
1.慢文化:芙蓉樓、文廟、節孝祠
2.慢時光:黔陽薈客廳、芙蓉雅軒
3.北正街美食:吃貨鋪子
夏季的慢生活多了一些火熱和絢爛,有時候有人陪伴在身邊也是不錯的體驗。古色古香的中國傳統情人節——七夕即將到來,愛情的味道也更加濃郁。這個七夕,不如來黔陽古城赴一次古韻約會,峨冠博帶,衣袂飄飄,遇到你屬意的那個人吧!
活動時間:2022年8月3日——8月4日
活動地點:洪江市黔陽古城
報名時間:即日起-7月20日18:00
招募名額:男性77名、女性77名
1.女性:①單身女士;②年齡以20-40周歲為主;③工作穩定;④熱愛生活、品行端正、遵紀守法、具有正確的婚戀觀。
2.男性:①單身男士 ;②年齡以20-40周歲為主 ;③工作穩定;④熱愛生活、品行端正、遵紀守法、具有正確的婚戀觀。
報名費用:免費(食宿自理)
報名方式:請關注“洪江青年”公眾號,查看文章《【湖南省“我們的節日·七夕主題活動”】單身青年漢服文化聯誼交友活動,等你浪漫“邂逅”.....》獲取報名信息。
著裝要求:活動當天男女嘉賓,均需著正規漢服參加活動
(如需妝造,可統一提供優惠套餐 88 元/人)
或可參與“夢回黔陽,戲韻古城”活動,免費穿著漢服打卡活動等您來!
活動詳情
一.活動時間:2022年7月7日—8月31日
二.活動地點:黔陽古城景區內
三.活動形式:
(1)游客于黔陽古城游客中心大廳進行服裝出租,工作人員將收取押金200元并進行實名登記。游客于上午9:00領取漢服,下午17:00以前歸還并退還押金。
(2)著洪江市文旅廣體局提供的漢服在景區網紅打卡點進行拍攝,如:鐘鼓樓、中正門、芙蓉樓、易祥千璽圖書館等景點,發布至自媒體平臺(微博、抖音、小紅書等)并添加話題及定位“#黔陽古城”,獲贊30個以上即可享受免費穿著,否則退取押金時扣除每日40元/人的租金。
(3)著西街女孩提供的服裝及妝造,可享受文旅特惠價:單獨妝造30元/人,服裝及妝造88元/人。
來源:旅游最達人
編輯:唐藝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