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一個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興旺發達。”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對年輕人的殷殷囑托。在我市深渡苗族鄉合建村,有一位年輕的小伙子,他時刻牢記總書記的話語,扎根偏遠鄉村,腳踏實地,一心為民,用青春和汗水譜寫時代華章。
“小胡又來了啊!”
“哎,老叔,田種的還可以啊,辛苦了,來看下你啊!”
“身體還好吧……”
這位鄉親口中的小胡,名叫胡英東,今年25歲,深渡苗族鄉合建村黨支部書記助理。作為研究生學歷的高材生,去年八月剛畢業就來到深渡苗族鄉合建村開展駐村工作。別看他年紀小,可每天“混跡”在村里,村民們對他是再熟悉不過了,老鄉們都親切地稱他為“小胡”。村里的工作多而雜,今天,胡英東要做的是給村民宣傳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別看胡英東現在業務熟練,跟村民打得火熱,但想到當初剛來村里的焦頭爛額,一切仿佛歷歷在目。
“剛來的時候由于環境很陌生,的確有些不適應,我清楚的記得,那時候真的挺忙,白天下村下組入戶給老百姓做工作,晚上回來加班做報表、寫材料,忙得焦頭爛額,幾乎沒有休息。”談起當初胡英東現在還是深有感觸。
雖然忙,但胡英東說,自己非常喜歡農村的生活,每天和村民們打交道、行走在田間地頭,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工作一心撲在鄉村振興的崗位上,其實自己感覺到非常幸福。而且,作為村里“唯一”的大學生,他素質過硬,各項業務熟練,也成了村干部們眼中的“香餑餑”。
深渡苗族鄉合建村黨支部書記楊利國告訴記者,胡英東對村里現在的情況是了如指掌,他們村干部的文化素質不是很高,他作為一個大學生,經常給他們排憂解難,只要是不會做的、搞不懂的胡英東就給他們解說。
每天走村入戶,村民們早已把胡英東當成了半個村里人,村民們也都喜歡找這個“大學生”聊天、嘮家常。作為法學系的研究生,村民們還喜歡向他請教法律相關問題,他都知無不言,用自身所學,耐心地為村民解答,積極化解鄰里糾紛。
深渡苗族鄉合建村村民楊凱琪說:“上次我們隔壁有兩兄弟吵得很厲害,沒辦法就打電話給小胡,他快速趕到那里,因為他學過法,很耐心也很用心,最后把兩兄弟的事處理得比較好。”
鄉村要振興,還得靠產業。胡英東所在的合建村是貧困村,而且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村集體收入低。自胡英東來到村里以后,他就想方設法帶領村民尋找致富的辦法,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
楊利國介紹,自胡英東來村里以后,給村里發展75畝油茶,幫助壯大村集體經濟。
產業發展,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望著眼前這一株株綠油油的茶樹苗,胡英東覺得自己和同事們的努力沒有白費。期待著幾年后,鄉親們能收獲漫山遍野的油茶果,日子越過越好。
胡英東表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講話那樣,廣大青年要自覺擔當重任,深入基層一線,駐村工作這半年多來,他最大的感受就是感覺自己真的長大了,從一個幼稚的大學生變成了一個真正的農村干部,接下來他會繼續在自己農村基層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在疫情防控、森林防火等方面為群眾站好崗,在鄉村振興工作上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審核:邱曦 終審:蔣耀南
來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梁孝亮 邱思雨
編輯:唐藝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