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曾說,人就像一粒“種子”,一粒毫不起眼的種子,只有懷抱夢想,扎根土地,茁壯成長,才能開出絢麗的花,結出豐碩的果。在黔城鎮茶溪村,有這么一位年輕的小姑娘,她不遠千里從安徽來到洪江市,她扎根農村,融入鄉村振興的浪潮中,她說,自己要去掉讀書時的“書生氣”,多帶“泥土香”,腳踏實地,向上生長,做一粒懷抱夢想的種子。
“從托口鎮來到茶溪村的知青有500多人,他們與我們當地的社員一起開墾荒地,為茶溪村的柑橘產業奠定了基礎……”眼前這位干凈、利落的小姑娘就是吳浩楠,今年26歲,盡管來茶溪村工作才9個月,但她已經記不得自己解說過多少次了。茶溪村是湖南省的美麗鄉村示范村,每天來往這里參觀學習的游客絡繹不絕。面對游客的提問,她總是面面俱到、侃侃而談,因為她對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處景點早已了然于心。
黔城鎮茶溪村黨委書記助理吳浩楠說,“我市安徽池州人,去年從廈門大學畢業之后作為湖南省的省直機關的選調生,分到了洪江市黔城鎮茶溪村來工作。本身我就是農村人,所以我非常喜歡農村的生活”。
作為從省城里來的選調生,她自帶光環。但作為一名外鄉人,她對這里的一切其實都很陌生。作為村書記助理,吳浩楠要做的工作遠遠不止這些。駐村工作中,最讓吳浩楠煩惱的還是語言上的不通和文化上的差異。為了讓自己盡早粘上些“泥土氣”,她一有空就從不同渠道全面了解茶溪村,或從村民、村干部身上學,或者求著讓老書記帶著自己在村里“瞎”轉轉,她的進步迅速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
黔城鎮茶溪村黨委副書記郭起龍介紹,吳浩楠來茶溪村以來,她積極、認真、上進,對待同志熱情,在工作上能力很強,特別是在人居境整治和鄉村振興等方面,她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使村里的人居環境各方面的工作有大步的提升,村里老百姓對她的印象非常好。
鄉村要發展,環境是底色。目前,村里的主要工作都放在人居環境整治當中。吳浩楠積極發揮自己的特長,挨家挨戶向村民宣傳人居環境整治知識,倡導大家“自己的家鄉自己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目前茶溪村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真的是處處有鮮花、步步皆景色。不知不覺中,吳浩楠早已把茶溪村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每當向不同游客介紹起茶溪村時,那種主人翁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游客們紛紛表示,“很滿意,她講解得非常好。”“講解得很詳細,而且這個發展建設也很精準,我們過來是來參觀學習的,通過她的講解,了解茶溪的發展歷史,明白鄉村治理的提升和治理的不容易”。
基層的工作異常艱苦,別看吳浩楠總是面帶微笑的向大家講解,當卸下解說器的那一刻起,她也知道累,她也會時常掛念起千里之外的家人。
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正如她自己說,我要做一粒懷抱夢想的種子,初生牛犢、不畏艱難、向陽而生。當我們問及她,什么是鄉村振興時,她覺得,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就是自己的答案。
吳浩楠說,“我理解的鄉村振興就是產業振興和人才振興,好日子都是靠奮斗出來的。特別是人才振興,向我們廣大的青年人就應該扎根基層,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在這個廣大的基層大地上為我們的人民做貢獻,為我們的村民服務,讓他們的日子越過越好,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
審核:邱曦 終審:蔣耀南
來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梁孝亮 楊振鐸
編輯:唐藝芬
本文為洪江市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ontacsealstone.com/content/2022/05/12/11246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