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2月15日至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全國工作會議。會議主要討論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問題。會上,毛澤東批評關于運動的性質是四清和四不清的矛盾、黨內外矛盾的交叉、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的交叉等提法,提出運動的性質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矛盾。196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發布這次會議討論的紀要《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目前提出的一些問題》(簡稱《二十三條》)。提出“這次運動的重點,是整黨內那些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二十三條》下達后,全國城鄉“四清”運動繼續進行,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初期。
1966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農村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指示》(草案),規定:“把四清運動納入文化大革命中去?!?/p>
1991年12月15日,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行建造的核電站――30萬千瓦的秦山核電站并網發電。該電站位于浙江省海鹽縣秦山北麓,滿功率發電后,每年可向華東電網輸送核電15億千瓦時。
1993年12月15日,國務院作出《關于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決定》,從1994年1月1日起改革現行地方財政包干體制,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計劃單列市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
2008年12月15日,海峽兩岸分別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深圳以及臺北、高雄、基隆等城市同時舉行海上直航、空中直航以及直接通郵的啟動和慶祝儀式。兩岸“三通”邁開歷史性步伐。
來源:中央黨史研究室
編輯:肖焙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