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16日,毛澤東在《和中央社、掃蕩報、新民報三記者的談話》中,對國民黨頑固派向解放區的軍事進攻提出警告,提出:“我們根本反對抗日黨派之間那種互相對消力量的磨擦。但是,任何方面的橫逆如果一定要來,如果欺人太甚,如果實行壓迫,那末,共產黨就必須用嚴正的態度對待之。這態度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但我們是站在嚴格的自衛立場上的,任何共產黨員不許超過自衛原則。”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華東野戰軍執行中央軍委關于“攻濟打援”的指示,進行濟南戰役。經過八晝夜的激烈攻堅作戰,于9月24日攻克濟南,爭取吳化文部2萬人起義,合計共殲守敵10.4萬人,生俘國民黨軍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濟南戰役是人民解放軍攻克敵人重點設防的大城市的開始,也是蔣介石以大城市為主的“重點防御”體系總崩潰的開始。這一戰役揭開了戰略決戰的序幕。
1985年9月16日,中共十二屆四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決定于9月18日召開黨的全國代表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建議(草案)》,決定提請黨的全國代表會議審議;全會討論確定了關于進一步實現中央領導機構成員新老交替的原則,同意一批老同志不再擔任中央委員會、中央顧問委員會、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成員的請求,并向黨的全國代表會議報告。
1990年9月16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家專項糧食儲備制度的決定》。《決定》指出,為了解決主產區農民賣糧難問題,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當前必須加強糧食收購,把農民需要出售的余糧收購起來,以促進糧食生產持續穩定發展;建立國家專項糧食儲備,增強宏觀調控能力,搞好豐歉調劑,保證糧食市場供應和糧價的基本穩定。
2004年9月16日至19日,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面分析了當前的形勢和任務,著重研究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若干重大問題,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決定》闡述了加強黨的執政建設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全面總結半個多世紀以來黨執政的主要經驗,明確提出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綱領。全會同意江澤民辭去中央軍委主席職務,決定胡錦濤為中央軍委主席。
2011年9月16日,賈慶林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并與出席中國伊斯蘭教第九次全國代表會議的全體代表合影留念。賈慶林指出,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是黨和政府聯系各族穆斯林群眾的重要橋梁和紐帶。長期以來,中國伊協積極協助黨和政府貫徹落實宗教工作方針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為維護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作出了積極貢獻。
來源:中央黨史研究室
編輯:肖焙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