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6日,陜甘寧革命根據地的蘇維埃政府(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正式改稱陜甘寧邊區政府(1937年11月至1938年1月改稱陜甘寧特區政府),林伯渠任主席,張國燾任副主席。陜甘寧邊區政府管轄范圍為23個縣,即陜西膚施、甘泉、鄜縣(今富縣)、延川、延長、安塞、安定、保安、靖邊、定邊、淳化、栒邑(今旬邑)、吳堡、清澗、綏德、米脂、葭縣(今佳縣),甘肅的正寧、寧縣、慶陽、合水、環縣、鎮原。邊區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50萬。陜甘寧邊區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人民抗戰的政治指導中心,是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裝的戰略總后方。中共中央十分重視邊區的鞏固和建設,提出要把邊區建設成為全國抗日民主的模范區。
1963年9月6日至2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舉行工作會議,討論農村工作、1964年國民經濟計劃等問題,并著重討論工業發展的方針問題。會議確定,從當年起,再用三年時間,繼續進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工作。會議提出1964年國民經濟計劃(草案)。會議制定《關于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一些具體政策的規定(草案)》(簡稱“后十條”)。“后十條”一方面強調“以階級斗爭為綱”,另一方面又指出團結95%以上的農民群眾和農村干部的重要性,規定依靠基層組織和基層干部,以及正確對待地主、富農子女等基本正確的政策。此后,各地在試點的基礎上,在部分縣、社開始進行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2000年9月6日至8日,國家主席江澤民出席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150多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會議。江澤民發表講話,闡述了中國關于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關于國際關系民主化、加強聯合國的作用、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的立場,并呼吁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應實現各國共同發展和繁榮。
2011年9月6日,首屆亞太經合組織林業部長級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胡錦濤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加強區域合作,實現綠色增長》的致辭。
2011年9月6日,中央文史研究館成立60周年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溫家寶出席座談會并講話。指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不僅需要強大的經濟力量,更需要強大的文化和道德的力量。沒有先進文化的發展,沒有全民族素質的提高,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現代化。
來源:中央黨史研究室
編輯:肖焙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