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持續長時間降雨,多個鄉鎮發生不同程度洪澇災害。為切實做好雨季汛期中藥材基地防災減損及災后生產恢復工作,把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現整理出對中藥材基地雨季汛期防災減損技術指導意見:
(一)中藥材重點品種災害防護
一、根莖類藥材
”黃精、天麻、百合、白及”等是我市主要中藥材品種,種植規模大,且入藥部位均為不耐水淹的根莖,影響較大。雨季汛期災害防護與災后恢復措施有以下幾點。
1、排灌暢通
黃精、百合等根莖類藥材怕澇,加強對種植地排灌檢查,保證種植地排灌通暢。
2、殺菌消毒
大雨過后天晴及時噴施多菌靈、甲基托布津、代森錳鋅等廣譜殺菌劑和撒施生石灰,進行全園殺菌消毒。
3、追肥
3.1 植物生根劑 可施用1-5mg/l的植物生根劑,促進植株根系生長,提高抗病能力。
3.2 葉面肥 黃精、百合均可結合殺菌藥劑的噴施,噴施葉面肥1次,葉肥應以磷鉀肥為主,促進植株生長、恢復生機,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3 復合肥 黃精可待植株恢復生機后,進行一次中耕施肥,按40-50kg/畝追施多元復合肥。
4、提前采收
對于水淹時間長的種植基地,建議提前采收加工。黃精種苗基地水淹時間長、已種3年以上提前采收加工;百合種苗基地提前采收保存。
5、通風
加強黃精地的通風保障,黃精林下種植時宜將種植地周邊過密的小灌木和雜草進行清理,保證黃精地的通風,減少病害發生。
二、果實類藥材
果實類藥材枳殼現處于采收期,連日降雨影響采收與日曬干燥,農戶缺少機械化干燥設備,土炕烘烤一定要注意烘烤溫度,不要超過70℃。
三、全草類藥材
博落回等全草類藥材已進入快速生長期和種子成熟期,怕澇,受澇葉片發黃,根系腐爛。加強通風保障,主要是通過疏通水溝,加快排水來達到減少損失的效果。應加強田間管理,保證養分充足和種植地排灌暢通,提高產量。
四、花類藥材
花類藥材山銀花為我市特色中藥材,在全市種植面積大、影響力大。今年山銀花受上半年大風影響產量減少,應加強后期肥水管理,保證下季產量。山銀花種植多在山區,花期降雨主要是影響采收,建議在陰天或者雨后時間及時采收,帶雨采收影響質量,同時要重點注意搶收時工作安全。
五、菌類、皮類藥材
菌類藥材茯苓、皮類藥材杜仲受災情況相對小,加強田間管理,保證產品質量。
(二)中藥材災后減損通用技術
一、提前做好基地防災應急預案
安排專人關注天氣預報及暴雨預警信息,提前做好應急防護預案,要提前疏通并加固基地配套溝渠與道路系統,要在基地四周開圍溝、中間開腰溝、畦與畦之間開畦溝,原來是稻田的栽培田塊要特別注意開深溝,要求圍溝的深度與寬度要大于腰溝,腰溝的深度與寬度要大于畦溝。對于畦溝、腰溝要做到中間略高,兩邊略有坡度,畦溝、腰溝、圍溝要做到溝溝相通,保證雨停水走,中間不積水。要提前斷開基地主干渠進水入口,對基地內部蓄水池塘、蓄水口可提前降低水位以備蓄水。要通過排查,對易出現塌方險情的路段、地塊進行提前加固。對剛播種的地塊,可通過加強覆蓋進行預防保護。暴雨期間,基地要安排專人值守,以便及時通報險情,并采取措施。
二、組織力量第一時間現場搶排水
減少水淹及水淹時間是預防洪澇災害對中藥材減產的關鍵,下雨天氣,在安全的情況下,要組織力量第一時間去現場巡查,進行疏通搶排水。要及時引導水流通過溝渠系統排水,避免水流通過基地地表、道路系統沒有方向的大水橫流漫溢。
三、災后加強基地排水
暴雨后,及時加強基地排水,對破壞不嚴重、積水不明顯的基地,及時疏通基地排水系統進行排水,確保畦面、畦溝內不積水。對排灌系統遭破壞導致排水不暢、積水嚴重的基地,要及時在四周開深的排水溝,為排水方便,可在基地地塊中央每隔一定距離開一深的排水溝,并在地塊內開若干小的排水溝,要求大小排水溝之間溝溝相連,確保排水通暢,畦面、地溝不積明水。對低洼、排水難度大的地方應及時采取機械排水,盡快排出田間積水,減少田間積水時間。
四、盡早清理受災基地
抓緊在晴好天氣、土壤較干時,及早清理受災基地。切記:不要在土壤潮濕、積水明顯時進行田間農事操作?;厍謇頃r,利用鋤頭、枝剪、鋸子清除機械折斷、明顯壞死的藥材植株地上枝葉,注意保留切口成外斜面,以防積水腐爛切口。忌用手強掰、強扯,以便造成二次傷害。斷枝枯葉需搬出基地進行集中深埋或燒毀。對于確系整株死亡的,要將植株根部全部挖出,并在根穴四周撒施生石灰或托布津、多菌靈等藥粉進行土壤消毒處理。對于有外來砂土沖積的,要及時進行清除。有明顯設施破壞或塌方的,也要先進行簡單清理和保持通暢。
五、加強基地病蟲害防治
雨季洪澇受災之后,馬上進入高溫季節,高溫高濕是藥用植物病原菌誘發和流行的主要因素,最容易誘發各種病害,受災造成的植株傷口更為病菌入侵提供了有利條件?;乜葜Ω~也更能引誘各種害蟲危害。因此,災后要加強病蟲害防治,特別是對該藥材常發病蟲害,更要提前加強預防,做到早發現早防治,控制病蟲害擴散蔓延。病害易發生根腐病、枯萎病、炭疽病和葉斑病等,根腐病可用適樂時1500-2000倍液加20%噻菌銅懸浮液500-600倍液進行灌根。炭疽病可用325克/升苯醚甲環唑·嘧菌酯懸浮劑45-50毫升/畝(制劑量)進行噴霧。枯萎病可用烯肟菌胺·苯醚甲環唑懸浮劑30-40毫升/畝(制劑量)噴霧。葉斑病可用40%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懸浮劑2000-3000倍液噴霧。蟲害夜蛾類害蟲易發生,可用物理防治結合生物農藥防治,必要時可進行化學防治。有條件的基地,可結合受災基地清理,全園撒施一次生石灰或托布津、多菌靈等藥粉進行土壤消毒處理。
要根據天氣預報情況,抓緊非雨天的預防工作,要適當提前采取防治措施。不能再按照以往年份待病情達到一定程度再行防治。
六、鼓勵多種形式的基地產地初加工
連續降雨后,據預報,接下來仍有連續強降雨天氣,對于規模不大、沒有專業干燥設施的中小基地和個體藥農,正值許多藥材采收季節,藥材產地干燥必將成為自然災害后減損的最大瓶頸,鼓勵藥農充分利用自有的各種干燥設施進入干燥加工,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通過各種方式(如租用、代干燥等方式)為個體藥農提供服務。
七、分類制定基地恢復生產方案
根據基地受災情況,分類制定基地恢復生產方案。
1、對于輕度受災的,搶晴天對基地進行一次全面的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結,散墑通氣,防止漚根。同時進行培土,促使植株長出新根,也可以穩定根部生長防止倒伏。結合中耕,并追施1次速效性專用肥,有條件的基地,可優先追施一次速效性葉面肥。其它措施,可按照該藥材正常的田間管理技術進行。
2、對于即將進入采收期的藥材,可適當提早進行采收,及時干燥加工,根據生產需要改種其他藥材或作物。
3、對于多次采收的藥材,搶收后,迅速開展消毒、中耕、追肥,促進植株生長恢復,保證下季產量。
4、對于受損較輕的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或新移栽基地,可以通過補播、補栽、補插等方式,及時查苗補蔸,減少損失。
5、對于受災十分嚴重,確實很難恢復的中藥材品種和基地,可以通過深翻改土,按照輪作的原則,改種其它藥材或作物。
來源:市中藥材辦
作者:辦公室
編輯:肖焙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