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洪江市托口鎮楊梅產業發展紀實
楊梅紅了
千林紅綻火含珠,又到托口楊梅熟!
6月初,記者慕名走進楊梅之鄉——洪江市托口鎮,只見清江湖畔,漫山遍野的楊梅林中點綴著一顆顆烏紅烏紅的楊梅,燦若繁星,密密麻麻,讓人垂涏欲滴。楊梅飄香,百姓歡顏,成為當下托口鎮一道靚麗的風景。
小楊梅,大產業。近年來,托口鎮大力發展楊梅產業,目前楊梅栽培面積1.5萬畝,年產量1萬噸,年總產值1.5億元。托口楊梅已成為當地推動農業現代化的主導產業和助力脫貧攻堅的致富產業。
楊梅樹上果實累累
明珠托口,梅揚天下
托口鎮地處洪江市南部,這里氣候溫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土壤肥沃,獨特的生態環境,尤其是境內碧波萬頃的清江湖形成的獨特的小氣候環境,為楊梅生長提供了上佳的自然條件,使得這里孕育出了許多口感絕佳的優質楊梅。袁隆平院士曾為其題名:“明珠托口,梅揚天下”。
據史料記載,有著2000多年商貿歷史的托口鎮,自古以來就有栽培楊梅的悠久歷史,在三國時期就揚名江南,素有“楊梅之鄉”的美譽。從古至今,托口農戶對種植楊梅都情有獨鐘,山間地頭、房前屋后,隨處可見楊梅樹的身影。
楊梅園
據托口鎮黨委書記黃松柏介紹,托口楊梅具有顆粒大、糖分高、水分足、味道美、色澤艷等特點,且各品種錯峰上市,延長了產品供應期,所以又具有成熟早、下市晚的市場屬性。目前全鎮1.5萬畝楊梅種植面積主要集中在陽荊、王家坳、楊柳、陽岫、新田等村,品種以東魁、王子安海、炭梅、荸薺梅、玫瑰紅五大品種為人所知,其中東魁楊梅更是其中翹楚。
比起其他楊梅,東魁楊梅更能代表托口楊梅的特色。東魁楊梅果大、肉厚、汁多、味美,色艷,可溶性固形物達13.5%,含糖量達到10.5%,果汁含量達到74%,酸含量僅為1.35%,遠遠優于其它產區的東魁楊梅品質,是托口楊梅的當家品種。
東魁楊梅屬于楊梅中的大果晚熟品種,一般在6月中下旬成熟。當其他品種的楊梅過季之時,正是東魁楊梅上市的旺季,它填補了市場空檔,加之品質優良,價格自然水漲船高,是其它楊梅品種的兩三倍,一般出園價格穩定在15元/斤。
6月份的托口鎮,正是托口各種楊梅銷售的旺季,熙來攘往的客商和車輛絡繹不絕。一箱箱、一簍簍、一件件紅得發紫的楊梅紅紅火火地交易運向全國各地。楊梅山上,流金淌銀,處處可見果農在搶時采摘新鮮楊梅供應市場的場景。
工人分揀楊梅果包裝
政府扶持,節會助力
為切實做好楊梅產業,托口鎮成立了楊梅產業領導小組和楊梅協會,引導全鎮梅農建立了14個楊梅專業合作社,對本鎮楊梅統一管理,扶持楊梅產業規模化發展。
該鎮還加大資金投入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積極打造楊梅產業生態觀光園,全力助推楊梅產業發展壯大。
給楊梅拍個照
“我們先后投入移民后扶資金90多萬元,完成了王家坳村、陽荊村、楊柳村等楊梅園的路面拓寬、硬化,以及300多盞誘蛾燈的安裝,受益面積3000余畝。同時,組織農技專家進村入戶為梅農指導技術,老百姓種植楊梅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托口鎮副鎮長趙學全告訴記者,“下一步將繼續加大楊梅園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農家樂,帶動楊梅采摘體驗游!”
為提升優質安全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托口鎮多年來堅持對楊梅實行綠色有機發展之路,建立“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抓、標準化生產與執法監管三方結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長效保障機制,讓托口楊梅品牌知名度、美譽度越來越高。
采摘楊梅
為做強產業,促進楊梅銷售,增加梅農收益,2015年以來,托口鎮還以梅為媒,通過舉辦楊梅節活動促進梅農脫貧增收,推進生態旅游發展。
“我們會把托口楊梅節一屆一屆持續辦下去,促進楊梅產業發展,帶動地方經濟和旅游產業提質,實現鄉村振興。”黃松柏說。
眼下,托口鎮黨委政府正在忙著承辦今年6月15日托口楊梅節的各項事宜,屆時將舉辦開幕式、楊梅展銷、楊梅采摘、農產品推介等多項主體活動,加大托口楊梅宣傳力度。
電商現場直播楊梅包裝
陽荊村梅農楊德亮種了30多畝楊梅,今年預計可收入15萬多元。“自從政府把公路拓寬了,我們運輸楊梅更方便了。而且政府每年舉辦楊梅節活動,大大促進了楊梅銷售。”楊德亮坦言,政府給予了他們很多幫助,大家種植楊梅的勁頭更足了。
“陽荊村700多戶人家幾乎家家都栽種了楊梅,種植面積已有3000多畝,每戶楊梅收入七八萬元是常事。”陽荊村村主任楊學全對記者說,“這些都離不開政府對楊梅產業的扶持和幫助。”
線上銷售,合作共贏
2016年,洪江市開啟“互聯網+產業扶貧”新模式,京東、郵樂購、湘西老農、鑫瑞惠民、惠農網、家潤多、原匠電商等電子商務平臺入駐該市。目前,該市已有43家電商企業在致力于當地農產品的開發與銷售。
由于托口楊梅質優味美,也得到了眾多電商的大力支持,他們聯合打造托口楊梅線上銷售渠道,進一步規范楊梅銷售、包裝、快遞等環節,助力提高托口楊梅的品牌效應和市場銷量,攜手將托口楊梅推向更大的市場。
電商趙自全(右一)介紹楊梅包裝
“去年我通過直播楊梅采摘、分果、包裝,在淘寶網上往長沙、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中城市銷售了8000多件楊梅,共有3.2萬斤,價格很不錯,客戶很喜歡,我們托口楊梅已是名聲在外了!”談起楊梅線上銷售,洪江市自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趙自全頗為自豪。
依托互聯網優勢資源,托口鎮黨委政府積極引導電商將楊梅分普通包裝、精品包裝兩類,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者需要。同時,充分整合各方資源,運用“互聯網+產業扶貧”模式,為廣大梅農開辟了一條農產品線上銷售的綠色幫扶通道,促使梅農利益最大化,借助楊梅產業打贏脫貧攻堅戰。
洪江市自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凍庫
趙自全告訴記者,2017年該鎮通過電商線上銷售楊梅4萬多斤,銷售額達800萬余元,今年線上預計銷售20萬余斤,收入可達4000萬余元,同時也帶動了當地就業,僅自己公司一年開支人工費就有15萬余元。
村民張先花是洪江市自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員工,主要負責淘寶發貨,拿著每月1500元的工資很是知足。她說:“在家門口做事既能賺點錢,又能照顧老人和小孩,真是一舉兩得!”
清江湖畔楊梅紅,熟到楊梅夏至初。目前托口第四屆楊梅節已進入倒計時,梅農滿是期待。記者相信,通過政府扶持、節會宣傳、品牌打造、電商促銷和產業化發展,托口梅農精心種植的楊梅必將獲得更大的收益,托口楊梅產業發展必將開啟新的征程,托口人民奔小康的日子必將指日可待!
來源:懷化日報
作者:劉輝霞 李 林
編輯:肖焙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