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這落過不停的春雨,濕透了古城里的那些小巷。若不然,城外碼頭上那條木板橋還是那么潮濕,似乎踏上去,搖搖晃晃中就會能走出一段似水的年華。
早就聽說,黔陽古城不但是一個文化氛圍很濃的古城,而且還是風景秀麗的江南第一隱鎮。古時候的黔城老八景,隨著時代的發展,大部分都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也許只能從一些古詩詞里,才能遇見那些詩人筆下的風景。然而,在這個有著“楚南第一勝跡”之稱的隱鎮,你若能停下自己匆忙的腳步,風景就從來不會從你的身邊走遠過。
長坡,一個位于沅水江邊的小山村,隸屬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鎮。離黔城僅三十分鐘的車程,從城外的碼頭坐游船,也只需要四十分鐘的時間就可到達。近年來,隨著鄉村游的興起,長坡這個一直隱藏在古城邊上的秀美山村終于被發掘出來,她如一個娉婷的江南女子,清新,水靈,并且帶著一股野性十足的驚艷,從蔥蘢的山巒中,從溪水淙淙的大峽谷里,踏著輕盈的腳步向我們走來。
隨著幾聲汽笛聲的響起,游船緩慢地離開了碼頭。站在游船上面的觀光平臺,清新的河風緩緩地吹來,平靜的河面被游船劃開一道口子,蕩起一道又一道的波紋。龍標勝跡門下的送客亭,綠樹掩映中的芙蓉樓,紅砂石修筑的中正門,以及一排排黛瓦灰墻的窨子老屋,猶如一幅水墨畫卷慢慢地展開。一列老式綠皮火車“嗚”的一身就從那座現代化地鐵路橋鉆進赤寶塔的下面,轉眼之間就消失在蔥蘢的群山之中。
河面漸漸地變得寬闊起來,兩岸的山上,林木蔥郁,薄薄的晨霧還繚繞遠處的山上,撲面吹來的風也變得更加濕潤,張開雙手,似乎只要輕輕一劃,就會沾滿一手的杏花煙雨。
游船停到了那個長著一些青苔的老碼頭上,水泥路面雖然沒有對面那條青石板路幽靜,也沒有隱藏在青石板下那么多老故事。但誰都會相信,走在這個故事的碼頭上,總會遺落一些什么,撿拾起什么,也許一不小心,就跌進到一段熟悉的情景,不知是否還能不能走出來。
一條清澈的小溪,從村口的小峽谷中汩汩流出。沿小溪旁的村級公路往前走十分鐘,兩邊擁擠的群山,突然往四周散去。一個帶著古色古香的寨落就出現在眼前,這就是長坡團寨。四周的山坡上,散落著一座座涂著桐油的木房子,屋檐下掛著一排排大紅燈籠,青色瓦屋上立著兩個尖細的檐角。正是春耕的時候,田里的泥土,散發著淡淡的新泥味道。春風墨綠的山上是一坡一坡云煙輕繞的竹海。一團團的白云,在嶺上掛著。若不是那些連著每座房子的水泥路,我感覺就象走進了民清時期的江南小山村,撐著一把油紙傘,在煙雨飛花里,去找尋一段多夢的過往。
半山坡上王繼賢的故居,已被風雨時光沖洗得容顏滄桑,然依舊散發著清幽幽的書香氣息。那一堵青磚灰墻,一直延伸到竹林深處。堂屋里的兩根長長的老木凳,雕花精美的窗欞,輕嗅一下,就能聞到一絲淡淡的墨香。“繼美凌煙”能夠一字值千金,也許是得益于這里的秀美山水,得益于竹林里縈繞的白云。
一條泥石路從長坡團寨向密林深處蜿蜒而去,路邊各種顏色的小花,吐著低處里的芬芳。路下邊的溪水,有時像碎玉一樣,“哄哄”地砸在光禿禿的巖石上,飛濺開來;有時又像涓涓清泉,細細地流淌著,聽不到一點聲音。樹上的鳴蟬,也好像比賽似的,“吱呀”“吱呀咝”地叫個不停。樹林里的鳥,也在對唱著山歌,這邊山上一聲“啾”的長鳴,就會喚起另一邊山上一聲“啁”的短唱。
走進密林中的小路,頓時感到更加陰涼濕潤,茂密的綠葉遮住了外面的亮光,空氣中飄著一絲絲樹葉的清香。此時,除了樹林里鳥的啁啾聲,就只剩我的腳步聲。路是濕的,林中的泥土是濕的,隨手抓一把青草,也是濕漉漉的。
前面傳來“嘩嘩”的水聲,轉過一道小山脊,一條好像從天上流下來的瀑布映入眼前,這就是長坡天云洞大峽谷瀑布群中最大的瀑布——巖板橋瀑布。抬眼一望,懸崖石壁頂上,從茂密的原始次森林中擠出來的一團藍天白云顯得格外的亮。從崖頂飛流而來的瀑布,接二連三的撲打在濕漉漉的巖石上,頓時化成碎碎的細沫,猶如跳躍的碎玉。迷蒙的水霧,撲到臉上,一股涼爽的清新立馬通透了我的全身。閉上眼睛,伸開雙手,輕輕呼吸著,聆聽水花濺落的吟唱,此時的我,有了一種洗去鉛華的輕松。
帶著尋幽的心境,沿著峽谷往前去,隱藏在密林深處的洞山腳瀑布,天云洞瀑布和很多不知名的小瀑布,宛如一條條浣動的白紗,只是又遇浣紗石,難見浣紗人。天云洞大峽谷全長七千米,貫穿整個長坡村,走過中段的瀑布群,沿著穿過山梁的毛馬路走,不久就可到達峽谷的起始地,海拔達八百多米高的羅家盤頂峰。
峰頂上的水庫,清波蕩漾,藍天白云倒映在水面上,在這天水共一色的地方,似乎伸手就可采摘下天上一團團的白云。放眼往下望去,那一座座的木屋,一層層的梯田,一片片的竹林,一坡坡的翠綠,猶如是從天上灑落下來,蜿蜒著往長坡團寨而去,一直延伸到那個故事的老碼頭。此時的我,既不是悠悠過客,也不是匆匆歸人,只是一個站在嶺上有白云的地方,品味一番逸世超然的空靈。
來源:黔城鎮政府
作者:邱署光
編輯:肖焙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