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易延銀跟周老板一起把最后一車木材量好方,周老板也帶來幾萬現金,因為龍站長一再叮囑要他準備的。樹都剁完了,師傅們的工錢也得結清,他們都是老熟人,有些還是掛邊的親戚。龍小軍就有這么個脾氣,做什么事情都不會拖欠給自己做事人的錢,所以他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喊得人動,大家都喜歡給他做事情。木材商也不敢拖欠他的錢,在太平鄉吃這碗飯的人,誰敢不聽他的話,除非他不想在太平鄉里混這口飯吃。
易延銀早已經把每個師傅的工錢都算好,周老板幫著他把錢分好。師傅們自己也早已在家里算過,基本上跟易延銀都對得上。周老板也是個大方的老板,這些師傅又都是老熟人,自己在這里做了將近十年的木材生意。平常這些師傅都好講話,有個時候量木材的時候,都會聽他打一下招呼,稍微偏向他一點點,多多少少幫他占了不少的便宜,最起碼不讓他吃虧。今天周老板早已在太平鄉的大發酒店安排了一桌酒席,大家都辛苦這么多天,一起喝一下酒,熱鬧熱鬧一下,大家都辛苦了,什么都不說了,一切盡在酒杯中。
師傅們能及時拿到自己的工錢,心里都蠻舒服,挺滿意。在酒席上,你敬周老板一杯,他碰周老板一碗,喝得周老板都面紅耳赤。龍小軍在酒席途中才趕過來,鄉里事情真是多,在一個村里忙了一整天,直到天都要黑了才忙完。
“來,這段時間大家都辛苦了,我敬大家一杯,這次這么順利,有勞你們了,來,干杯。”
“龍站長,你真是個大忙人,我是真的很難請得動你,約了幾次,你都是沒有時間,今天你怕要先喝三杯才講得過去。”
“周老板,你是曉得的,這個鄉政府里面的人,每年一到下半年都是最忙的。你也都看到了,連我們的老大,李書記都已是個把月沒回龍杓鎮的家,什么檢查啊,達標啊,驗收啊,市里好多個部門都有,真是哪個都不能馬虎應對,哪個都是我們的大爺咯。不招待好,不陪好這些大爺,他們隨便挑個刺,都夠我們受的,都會影響我們鄉的評先創優。唉,不說這些煩心事。喝酒,來大家喝酒,喝得的就多喝一點,我酒量不行,你周老板就饒過我。大家的工錢都拿了吧,延銀你可不能克扣任何一個師傅的工錢,他們都是汗水錢,都是要養家糊口的。”
“他們的工錢我是一分不少地都給了,師傅們你們說是不是啊?”
“是啊,是啊,延銀這個人最爽快,人也蠻和氣的,以后你們老板若要人做事,我們一定會隨喊隨到。就是有其它事情,也要先幫你們做。謝謝龍站長,謝謝周老板。”師傅們你一句,他一句都附和著說著謝謝一類的話。
龍小軍跟大家一起喝了幾杯,臉就開始紅了,白天下村時的煩惱也隨著酒興被一掃而光,心情立馬就變得好起來,一再要大家喝好,吃好。周老板跟龍小軍連干了六杯,意味著大家順順利利。龍小軍又回敬兩倍,湊成八杯,大家都發。
有幾個師傅住在比較遠的村,還要趕回家,龍小軍要易延銀開車送一下他們。易延銀已經喝得臉色赤紅,師傅們連忙說:“謝謝龍站長,今晚就不麻煩延銀了,你看他都要醉了,我們走路習慣,一會兒就到家,謝謝周老板,我們走了。”
最后就剩下周老板,龍小軍和易延銀三個人,龍小軍得知這次木溪村總共弄得四百多個方,看來這次承包還是賺了一點。他吩咐周老板明天一定要把木溪村的款子給送過去,要講信用。其它幾個村的木材,也要抓緊運出去,不要耽誤時間,事情不要拖,拖了就會生變故,現在不是都說,時間就是金錢咯。
周老板心里知道這次木溪村實際弄到將近五百個方,延銀搞去六十個方,延銀又送了自己二十多個方,反正都是延銀管數字,所有的開支都是延銀幫龍小軍把關,大家都賺點,生意就會做得順風順水。
周老板醉醺醺地拍著龍小軍的肩膀說:“龍站長,你放心,明天就可以把這次木溪村的款子全部付清,還有你的那一份,我也會一分不少的付給你,有錢大家賺,以后有什么生意你還得請你多照顧我。”龍小軍要的就是這句話,明天自己是沒有空,就要易延銀跟周老板一起去辦。
易聲朝廠子的生意越來越好,每天發貨都發不贏。但是原材料紅薯已經不夠用了,易傳華帶著村里十多個人,幾乎把太平鄉以及鄰近灣塘鄉的每個村都跑了個遍,每個村里每一個農戶家里所剩的紅薯都被他們收得一個不留。按照這個生產和銷售趨勢搞下去,這些紅薯最多只能保證廠子兩個月的生產,而離粉絲銷售最旺的季節春節還有三個月,到了過年的時候,南方天氣是最冷的,因而吃火鍋的人是一年當中最多的,無論在家里還是到外面,都喜歡吃熱呼呼,辣嚯嚯的火鍋。而火鍋的配菜中,用量最多的就是這黑黝黝的紅薯粉絲。
鄉黨委書記李玉棟和賀鄉長聽到易聲朝廠子原料告急的報告,就趕緊向市里有關領導匯報,市里主抓經濟工作的梁副市長聽到匯報后,親自趕到太平鄉調研易聲朝的廠子,看到易聲朝的廠子產銷紅火,連連表揚李書記和和賀鄉長經濟工作抓得好,招商引資工作走到全市的前面。想不到大山里面竟然辦出這么好的廠子,還真想不到啊。為解決他廠子里的原料困難,第二天就召集雪峰山周圍其它六個鄉的書記和鄉長到木溪村開現場會,要求各個鄉的書記鄉長在一個星期內,把自己鄉能夠收上來的紅薯數量報給市里,每個鄉暫定收五萬斤,全力以赴支持太平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完成任務的鄉市政府有獎勵,完不成任務的鄉,書記和鄉長算年度考核不合格,那就會動位子的。
易聲朝也當場表態,紅薯只要進了公司里。你們出門就可以拿現錢,絕不拖欠。
隨梁副市長一起來的江沅市農商行黃行長,當著大家的面說:“大家回去告訴老百姓,紅薯只管送來,不要怕拿不到錢,資金問題我可以給你們擔保,易廠長若要資金,你只管跟我們行說,今天打報告,第二天就可以把資金打到你廠里的賬上去,你們就放心地送過來。”
商業銀行都是這么個德性,看到你效益好,都排隊走上門來請你去他們那里貸款。逐利是每個商人的本性,也無可厚非,所以說,越賺錢的公司,就越不吃力,也越不愁資金,更不怕招不到工人,也不愁當地政府不給優惠政策。
一個星期后,各個鄉的紅薯就陸陸續續地送到公司來了。好家伙,市長一級的領導出面效果確實不同,周圍幾個鄉的黨委書記,都把收紅薯,送紅薯當成各個鄉政府目前的第一工作來抓。易聲朝做生意有個習慣,不想別人欠,他也從不欠別人的,雖然黃行長請他去貸款,但他寧愿自己到親戚朋友之間想一想辦法,也想不去銀行貸款。親戚朋友聽說是他借錢,都愿意,在籌備廠子的時候,就借了他們一部分人的錢,利息比到銀行貸略高一點,就權當給他們來分點紅。這些人看到有這么好的事情,有些把銀行里的定期存折都提前取了出來,交到他的廠子來。所以易聲朝的資金還是不愁,來送紅薯的基本上都拿到現錢。易聲朝記得,自己在廣州跟幾家銀行打過交道,商業銀行也是個嫌貧愛富的主,你越有錢,企業效益越好,銀行就想法設法要你去貸款;如果企業碰到困難,首先上門追債的一定是商業銀行的行長。當然商業銀行在商言商,追求利益最大化,風險又降到最小,是無口厚非,也是大家在商戰中一直所奉行的最基本的準則。
看到倉庫里堆的紅薯一天比一天多,易聲朝原先對原材料的擔憂漸漸地沒有了。易聲昆看到來的紅薯越來越多,馬上組織工人加班加點的清洗,把紅薯打成漿。又在鄉里招了二十多個臨時工,大家就是為了一個目標:快!快洗,快打漿,快把紅薯粉烘干。加上秋季白天太陽大,把全村所有家里的禾堂都借用過來,竹曬墊,門板都用上了。大家齊心協力,只要把紅薯加工成半成品的干淀粉,就不怕壞掉。把倉庫里的紅薯全部加工成淀粉,夠生產大半年的。
易傳華和老婆謝香梅回了一趟四川,給岳父大人做壽。回來的時候特意到重慶玩了一圈,到火鍋之鄉一看,才體驗到中國火鍋文化的濃度和深度。他們問了火鍋店里的服務員,得知重慶每年的紅薯粉絲消耗量很大。經過與易聲朝聯系,他們專門跑到批發市場看看,順便結交一些老板,爭取把自己廠里的產品打進重慶市場。
易傳華一回到家里,就找到易聲朝和易延漢,易聲昆,把自己在重慶市場里所了解到的情況詳細地介紹了一下。最后大家都認為重慶這個市場做得,易聲朝要易傳華盡量配合好易延漢去重慶開拓市場,只要重慶能打進去,并站穩腳跟,那么整個西南市場的開拓就都沒得一點問題。
日子過得真快,龍小軍今年在太平鄉批出去的林木砍伐指標,都早已發放到各個村里,并且經過一個多月地砍伐,得了砍伐指標的村,砍下的林木也都被運下山,周老板每天都發幾汽車木材出去。接著就要安排明年春天造林的事情,而造林的第一步是,每年在冬季就就要把第二年春天要植的樹坑挖好。國家造林補助基金很好搞,里面怎么搞名堂,龍小軍都是熟門熟路的。太平鄉每年的造林補助資金都是幾十萬元,造林時村里還要出人工費,終究以后收益的還是村里,所以喊他們出點力氣還是說得過去。自己每年在這個方面都會得一點,但這個好處,自己一個人是不能吃獨食。上至局長和鄉政府領導都必須打點好,這些小套路他們領導何嘗不知道?一些村長和村支書只要多喝幾餐酒,多到龍杓鎮去玩幾次,也都會聽他的安排。
也許是看到自己在龍杓鎮買了兩套房子,去年又買了一輛十多萬的私家車。因而在太平鄉里,有些同事看到他都有些眼紅,鄉里面有很多人巴不得他龍小軍出點事情,好看他的笑話。這不,昨天晚上,林業局長半夜給他打了個電話,說太平鄉有人到市紀委反映,太平鄉有幾個村有亂砍濫伐的現象,反映有鄉政府的人自己發指標,自己又做木材生意,并且還很嚴重,并且被市紀委轉到局里。要龍小軍第二天一定去那幾個村看看,是什么原因?千萬不要出什么事情,鬧大了,就是他局長也很難擺平,說不定還會影響局長的位子。
剛剛把早飯吃完,龍小軍就開著自己的車到幾個村去看看,自己這段時間忙鄉鎮府下半年的突擊任務,沒有到下面村里打招呼,是不是易延銀沒有處理好關系,但局長又說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反映的。看了幾處,好像也就木溪村越界多剁了一些木材,一般人是看不出。但宏哥和書生書記都沒有講什么,他們村里的老百姓也沒有聽到說什么不滿?那到底是誰到市里搞他的名堂?鄉里的李書記和賀鄉長跟自己關系也都很鐵,過年過節,自己到他們那里都走動過,每年我林管站的好處也從沒拉落他們,那到底是哪里出問題了?
第二天,他在去龍杓鎮林業局里的路上,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想起這幾年自己負責太平鄉林管站的工作,一直都受到局長的肯定,每年還被評上局里的先進工作者。局長有好幾次都說有機會就把自己調到局機關來,只是自己不太愿意,想再搞幾年。說實在的,局機關雖然工作輕松,但要是不是局長級的領導話,也就是那點死工資,連下鄉補貼都沒有,所以一般年輕一點的站長也都不太愿意上局機關里面來上班。
一進辦公室,局長就把一封舉報材料遞給他。龍小軍一邊看,額頭也漸漸地滲出汗來。里面的照片,但又好像不是今年木溪村的山上;具體的數字都被詳細地列舉出來,但好像又不是自己所掌握的真實數字。寫出如此專業化的材料,也不是一般的老百姓所能寫出的,那又會是誰呢?
局長也非常嚴肅地對他說:“龍小軍,這是市紀委轉過來的材料。你看看,怎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還算好,是一封匿名舉報信,但一般的人是寫不出這樣的材料的,我估計有可能是你太平鄉的同事搞的,你在太平鄉有沒有得罪什么人?我們局班子幾個人研究過,這次要好好處理一下,不然市紀委那里是通不過去。你暫時回太平鄉去,把這份材料的事情處理好,不要等事情鬧大了,就后悔來不及了。再一個,你要把今年這批林改資金安排好,明年你的工作局里考慮要重新安排,你也該動一動了,要做好思想準備。”
“局長,我這次工作沒有做好,讓你操心了。我回去,也一定會把這件事情處理好,我想肯定是做事的人不聽打招呼,擅自超出原先定的山界砍伐,我一定會嚴肅追究責任,罰他們的款,該補給木溪村里的林木款,我一定會要及時足額的補給他們村。等把這件事情解決好過后,我再來詳細地給局長匯報。”
“要的,我就是要你這個態度,要你這個認識,一定要把老百姓的關系處理好,不是你的,千萬不要霸蠻去弄。這次還算好,不是木溪村的人來上訪,要是他們為此事來市政府上訪,那是誰也壓不下去的,我們局里今年的目標責任獎就都要泡湯。記住,無論你用什么辦法,一定要把村里的老百姓安撫好,尤其是村支書和村長。鄉政府那邊就要請你們的李書記打一打招呼,不要再發生內伙子搞內伙子的事情。我不希望我們林業局的干部被抓到牢里而丟我們局的丑。”
“這個事情領導你就放心,我一定會處理好這件事。局長,這上面就得請您罩著,關照一下,不然我就真的沒有人拉我一把。”
“小龍,不是拉不拉的事情。你回去必須按照我說的去做,只要把下面擺平了,上面就不會有什么事的。”
“我一定,一定按您的要求去辦,今天晚上,我來安排活動,局長你得空不?”
“這個時候,就不要搞什么活動,只要把你這件事情處理好,就阿彌陀佛了,我們局今年評市里的先進也就沒有什么問題,以后有的是機會讓你組織搞。”
“也是,局長那我今天就回趟家,明天一早趕回太平鄉。這里就靠您手下留情了。”
龍小軍回到家,老婆的飯也做好且擺上桌子。他就把局長講得這個事情說給她聽,老婆也急了,萬一老公出事,這個家像被抽走頂梁柱,老火!兩個人左商量,右盤算,最后兩個人都認為,上面局長這里要去走一下,雖然每年過節都去走動過,但現在這個事情發生了,不去局長那里意思一下,龍小軍還是不保險。至于木溪村,村支書書生和村長易宏應該好講話,包兩個紅包給他們就應該會沒有什么講的。越界剁的木材,算一算價款,多少退一點,讓村民以后就沒有什么講的。就是萬一有人追究起責任,把它推給易延銀。反正易延銀是老百姓一個,不存在什么黨籍和公職,最多說他疏于管理,罰點款了事。易延銀是自己的內弟,只是一句話,他絕對會幫自己扛起來。
龍小軍到超市買了點水果,再到取款機上面取了五千元錢。用一張在家就準備好的報紙報好后,就電話聯系局長。還好,局長在家里,今晚沒有出去,要是在平時,這個點上,局長一般還在外面應酬,或在搞活動。
龍小軍喊了個的士,自己的車開過去不好看,局長也會講啰嗦,他一再給大家說,誰也不要去他家里,有什么事情,到辦公室解決。
尤其是不喜歡下面的人開著公車或私車去他樓下。這個龍小軍是最了解的,打的去,局長從不講什么,并且蠻熱情。他一到局長家里,就把自己的擔憂說了,這次確實自己沒管理好,讓下面的人亂來,給局長造麻煩,要請局長一定要關照,不然自己的前途和家庭都老火。局長也蠻好的,滿口答應了他,只是一再說要龍小軍把村民擺平,上面就沒什么問題,中國的事情就是民不告官不究。看來自己平常的功課沒有白做,只要局長罩著,自己這一次就應該沒有什么事。最后把那一包用報紙包的小意思放在茶幾上面,就向客廳門口走去,局長拿著那一包追都追不上,在對龍小軍的小聲批評聲中,不得已關上房門。
龍小軍知道,只要局長收下,這上面就基本上搞定,至于鄉里面那都好講。李玉棟書記和賀鄉長,自己去說點好話,說得可憐一點,以求得他們的同情,把所有的責任都往易延銀身上推,自己只承認監管不力,負有管理不到位的責任。
今年為這個事情,看來還得多活動。龍小軍這個人想得開,錢該拿的時候就作死里拿,要是一但估計要影響自己工作的時候。那就是借錢也要把它擺平。現在這年代,很多事情只要舍得用錢,就基本上會圓滿解決好,有道是“只要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那就根本不算是一個事”。看來今年是不但沒有什么錢賺,還得折老本,唉,留得青山在,不怕以后沒柴燒。
不知道是誰透露出來的,太平鄉政府里面有些同事就知道他有可能會出點事。還算龍小軍平常為人大方,領導關系處理得還可以,加上平常在鄉書記和鄉長面前晃悠得勤快,他們也沒有少得龍小軍給的好處,他們也怕龍小軍出事,怕龍小軍出事后,到里面亂說一通。他們明的還是嚴厲批評他,暗的給他幫忙來擺平木溪村那趟子事。也找個別干部,要求不要亂說,做到不造謠,不信謠,更加不能傳謠。
賀鄉長也把木溪村的書生書記和易宏村長叫到鄉長辦公室,跟龍小軍一起商談,把該補辦的手續補辦一下,龍小軍該補給村里的款要補足,并要求他們雙方重新擬出一個文字補充合同,補充規范一下雙方的約定,讓外人看不出什么越界砍伐的事情,一句話,這件事情在補充合同上解決了。退一步講,萬一有村民有意見,好擺出給他們看,讓村民沒有什么話講,更是杜絕他們去市里上訪的防備措施。
村長和書記他們本來跟龍小軍的關系很好,看到鄉長出面了,這個面子更加要給,龍小軍說什么,他們就認可什么。況且村里也沒受大的損失,反正都是剁公家的山,今年剁,明年剁都是一樣。兩個人沒說什么,當場就簽字認可。
龍小軍終于全身松了一口氣,自己盯著窗外那棵柿話樹上一張碩大的蜘蛛網。那張破了又結,結了又破的網,不正是蜘蛛能夠安穩地有滋有味活著的保障嗎?
作者:谷雨坡
編輯:肖焙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