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季,春暖花開迎來希望,綠樹成蔭孕育生機,冰天雪地妝點山河,歷來多少文人騷客為之動容,為之歌頌。我卻獨愛那抹秋的韻味,秋的詩情。
“孤村落日殘霞, 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 白草紅葉黃花。”白樸的這首天凈沙道盡了秋的溫度、秋的顏色。天涼好個秋,秋霜逼白了青草,秋風染紅了楓葉,幸喜那一叢叢菊花獨立疏籬、抱香枝頭的個性也是獨喜這秋風秋雨的清冷,怒放于這秋日的朝霞中,不管不顧,肆意芬芳。
我是幾時愛了這秋的絕美呢?猶記得很小的時候,我還懵懂不知世事,在鄉間野地里砍柴牧牛,最喜歡秋日的傍晚,把牛放在山坡上,看漫山遍野的蘆葦在風中搖曳,七彩的晚霞撒在一片的純白上,硬生生地鍍上一層美麗的光暈,小小的我競也有了似是而非的憂傷和喜悅了。
韶華易逝,最美好的時光里,我在世俗的功名上一事無成,獨有這愛秋的癡意越來越甚。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我自然是沒有劉禹錫的大氣,但在月涼如水的秋夜,我卻最喜慵懶地坐在小區院子里的秋千上,任清輝在我純白的裙角上流動,院子里幾株桂花深知我的心意,在這夜色里若有若無地散發著清香,無端地勾引著嫦娥的縷縷凡心。
蕩蕩悠悠地月兒也煩了,競悄悄地躲到池塘邊柳梢的后面,一陣秋風吹過,吹醒我旖旎的心情,我忙忙地尋月而去。月兒也甚是調皮,又飄向圍墻的那邊。池塘里破敗的秋荷卻在這時吸引我的眼光,月色下的殘荷有高低深淺的光影,仿如一幅立體的剪紙畫貼在這月色的水面上,說不出的淡淡清愁,道不明的悠悠詩情。
我這般喜愛秋的韻味,可能還有那秋日乍寒還暖的溫度,四季里我為秋日購置了最為美麗的衣服,颯爽的風衣、飄逸的長裙,各色的圍巾。我每每把自已打扮得分外文藝時,就喜歡迎著秋風尋找:在山澗尋找那飄落的紅葉,撿拾起來付與山間流水,管她落葉有意還是流水無情,自是成全了我的攝影畫面,美輪美奐;在鄉間尋找那竹籬黃花,細嗅花瓣間縷縷清香,全不顧路人異樣的眼光,只管與遠古的陶公對話,自在愜意。
我這般的喜愛這秋的詩情畫意,其實是一個呆人的癡念。秋其實是成熟的季節,秋風染黃了沉甸甸的稻田,秋陽曬熟了香噴噴的果園,這才是秋的本質。也許我就跟秋的本質一樣,雖愛了那些表象的秋情,但身為一個妻子和母親,最終還是默默地工作,安心地家務。
窗外秋雨淅瀝,孩子已甜甜地進入夢鄉。我忽然想起黛玉的《秋窗風雨夕》:“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她在那樣的情境中自是萬般思緒,千種憂愁,怎經得起這秋風秋雨的提醒?可是如今的我雖覺秋風微涼,秋雨擾夢,但何嘗不是一首雨打芭蕉的音樂呢?我索性披衣下床,仔細聆聽這嘀嗒聲聲。
原來秋天本就在那里,不悲不喜,只因了人的心境,才生出那許多的惆悵,枉自嗟啰嘆息。在這盛世的繁華里,秋也只是楓葉的麗色,菊花的風姿,更是人間的豐收,天上的滿月。
我拿一片紅葉許下愿望:“秋色美如畫,和平當畫筆。秋情濃于詩,地球永相傳!”
來源:洪江農村商業銀行
作者:范玲芝
編輯:肖焙麗